汉中文化网—最具文化品位的汉上网络家园
站内搜索:
首页
视点
人物
文史
旅游
民俗
行业
收藏
视频
商城
读吧
艺术
图片
您当前的位置:
汉中文化网
>
民俗
汉调二簧
“汉调二簧”陕南地方戏剧,由汉水流域的山歌、民歌、小调发展而成,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,与湖北汉调戏相似。长于文戏,巴山气息浓郁,音调幽雅,唱腔婉转,道白柔和,语言风趣,表演细腻,纯朴大方,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,以川味见长。板式有上、下调之分,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、凄凉、愤慨情绪;下
陕南民歌
“陕南民歌”汉中秦岭巴山地区,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、山歌之风,内容广泛、丰富,形式多样、活泼。或一人独唱,或两人对唱。有通山歌(又称茅山歌、放牛歌、姐儿歌)、山歌、小调、劳动号子、仪式歌(迎亲歌、哭嫁歌、拜寿歌、祝酒歌、拳歌、礼宾歌、孝歌、说春歌、劝善歌、拜香歌、佛句等)、盘歌、儿
婚丧习俗
旧时结婚,有“六礼”,即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纳采: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亲,答应议婚后,由男方备礼,媒人(俗称红叶)同男方父母、儿子同去女家。除送礼物外,由男方将准备的见面礼现金若干,送给女子。“问名”:媒人拿女子的“八字”(即出生年、月、日)用红纸包好,即合生辰
诞寿习俗
1.诞生:妇女生儿育女,俗谓“坐月子”。一个月内不出门。产后第一个来家的人,谓“封生”人,认为小孩日后性格与“封生”人同。也有就此认“封生”人为干爸。小孩取乳名,农村一般以丑陋、卑贱者为名,如“狗娃”、“丑女”等,本意实为名之反。小孩半月,妇人娘家一般来人看望,赠送礼品。是头
年节习俗
1.春节:农历腊月,农家开始作欢度春节的准备。家庭经济好一点的都杀猪宰羊,腌制腊肉。部分馈赠亲友,部分自食。房舍及衣服被褥等都要打扫、洗涤,干干净净迎接新年。一般家庭,都为子女置办新衣新帽新鞋,以示喜庆。 春节的前一天,贴春联年画。内容各别,有行业联、家联。民国时期
生活习俗
一、衣 本市人民衣着,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变化。清代多以家织土布,着白、蓝、黑色布衣。豪富人家,则用丝绸作衣料。辛亥革命后,款式新颖的旗袍、高跟皮鞋开始出现,少数富有人家和官绅家眷开始化妆。阴丹士林布(机器纺织)在城区出现。衣着款式有较大的改进。“五四”运动前后,青年学生穿
陕南汉中年节习俗
1.春节:农历腊月,农家开始作欢度春节的准备。家庭经济好一点的都杀猪宰羊,腌制腊肉。部分馈赠亲友,部分自食。房舍及衣服被褥等都要打扫、洗涤,干干净净迎接新年。一般家庭,都为子女置办新衣新帽新鞋,以示喜庆。 春节的前一天,贴春联年画。内容各别,有行业联、家联。
共27条记录
首页
上一页
下一页
尾页
第3页
共3页
推荐
更多 >>
·
贾平凹: 凡是熊猫住的地方 都是好...
·
中国西北地区茶马古道与略阳的历史文化...
·
汉中——古人类绵延不绝的世界胜地
·
汉调桄桄的伴秦特色
·
陕西秦岭南麓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...
·
汉中市文化产业调研座谈会在城固召开
·
梁中效|汉水女神颂
·
古代汉中社会演变
推荐
更多 >>
关于我们
|
联系我们
|
合作机会
|
友情链接
|
隐私保护
|
网上投稿
|
陕西网络辟谣
|
手机版阅读
汉中文化网
www.hzwhwang.com
版权所有
陕ICP备16010438号-1
网站编辑E-mail:bianji@hzwhwang.com QQ:3477833007
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287号 号
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文域名:
汉中文化.com
汉中市互联网违法和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16-2226631